元华抬头看向红鸾一脸的不肯相信:“在说什么,这里可是紫玄良娣的地方,我何曾使人去给修什么衣裙?”无凭无据的事情红鸾也敢说,当真送上门来她也就不客气的准备好好的给红鸾点教训,让她知道有些话不能随便乱说。
皇帝看看元华问红鸾:“怎么回事儿?”
红鸾躬身回话:“奴婢更完衣后,良娣使了两个宫人来要给奴婢修补衣裙,同行的宫人小翠是紫玄良娣的贴身之人,她说她及紫玄良娣并没有安排过宫人。”她说到这里看一眼元华。
元华扶了扶头上的步摇:“不是紫玄良娣安排的人,就是我安排的吗?红鸾正信,我刚刚因为着急于姐妹们的病,又想到自己失去的孩子,行事难免有些过份,但也不用如此诬蔑于我吧?”
她再次提起失去的孩子,用意当然和刚刚是相同的:很好的挡箭牌啊,在皇帝面前是万试万灵的;至于那两个宫人的事情她并不担心,说倒底那是紫玄的人,管她们会说什么她只要咬紧牙就是不认,皇帝也不能因此就认为那事是她做得。
这样的法子当然不好,但是眼下她又没有其它法子可用;谁知道红鸾做事如此没有顾忌,什么也敢在皇帝面前说呢。
红鸾看着她笑笑:“小翠很生气,刚刚出去教训那两个宫人的自作主张,然后她们说了些话想必良娣是猜得到的;而且——”她拉长声音盯着元华:“责打两个宫人的时候,有两位公公对小翠说,他们看到良娣您身边的小巧曾和她们说过话,并塞给了她们些东西。”
“那些东西已经在宫人那里搜出来,紫玄良娣现在起不了身,叮嘱奴婢代她向皇上禀明此事,并问良娣为什么要收买她所用的人?”红鸾说完后行礼:“请皇上替紫玄良娣做主。”
皇帝看向元华没有说话,只是直直看着她眼皮眨也不眨,就那么定定的看着元华;同时他的手摆了摆,屋里所有伺候的人都退了出去,红鸾行礼也要退出时却被皇帝开口留下了。
元华被皇帝看得心慌意乱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听到皇帝的话:“元华,没有话要对朕说?”她咬咬牙再咬咬牙,知道皇帝这是在对她留体面,不然就早就让人把相关的人等带进来问话了。
她终于起身向皇上跪下:“妾知错,请皇上责罚。”此时不承认等到把那些人带进来时再承认吗?她相信小巧送出的东西不会有什么印记,可是事情经过紫玄和红鸾之手,还会不会有印记就难说了,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皇帝相信了红鸾的所说;如果皇帝不相信那她当然可以狡辩,但是皇帝相信了,她就算有什么法子都难以除去皇帝心中的疑虑,予她日后更加的不利,反倒不如直承其错,还能让皇帝认为她本质并没有那么坏来得好。
今天的事情当真一步错步步错,分明红鸾所用的手段心计都不是多么的高明,可那些计策就如细丝一样把她缠得紧紧的,让她根本挣脱不开。
皇帝闻言把玩了一会儿茶盏,才轻轻的又问了一句:“还收买了谁的人?”
元华的身体一震,她知道收买其它妃嫔的人是宫中大忌,此时想分辩什么也不来及了,只有伏地叩头:“只有这两个宫人。”此事她绝不能再自暴其短,不说花用出去的金银之物,单单是皇帝对她的失望就不是她能承受的。
皇帝没有再开口,沉默了好一阵子才淡淡的道:“起来吧。”却并没有说要责罚她,甚至连斥责也没有。
元华却没有半分的高兴,如果皇帝不是那么介意此事就会痛斥于她,现在这种情形却让她更是心惊胆颤,悄悄看向皇帝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想到太皇太后的叮嘱,她实在是悔恨至极,其实有些时候老人家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她当然明白皇帝所忌的是什么,此事让皇帝如此慎重在意只有一个原因:她是上官家的人。
此事虽然和紫玄等人被人下药好似没有关联,红鸾也没有说元华会利用这些收买的人下药,可是此时此景之下皇帝心中会不会生疑?那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元华缓缓坐下手放到小几上时正好摸到放在那里的剪刀,目光落在红鸾的脸上,心中在盘算:她让红鸾去更衣时,倒底是谁中了谁的计?或者是她的所为正中红鸾的下怀,反而省了红鸾再费心引她出手,还是在红鸾说出她把药藏在袖子里就已经在谋算她了呢。
第一次元华因为红鸾后背爬上了汗水:她居然一直都在红鸾的局中,每一步都被红鸾牵着鼻子在走;她在布局之时以为自己是黄雀,现在她真得怀疑自己成了黄雀眼中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