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勾了勾高安琼鼻,这要是以前,他们不去找武媚娘,她也会约束陛下,甚至会一直陪着陛下身边,监督陛下。
可是此时,罢了,武媚娘要是能劝陛下半句,那才是生了怪事。此时的后宫,武媚娘可是完全放开了,无论谁要陪陛下,她都不会干涉,别说嫔妃,就是那些宫女,武媚娘都不会管,这要是之前,不杀了才怪。
陈方如何看不出来,武媚娘心思,此时却多在太子李弘身上,最近在唐工坊,陈方也见了几次太子母子坐一起促膝而谈,有时候武媚娘批阅奏折,也是叫了陈方李弘,陈方脏手研墨添臭,武媚娘则手把手教李弘批阅各种奏章。
这时武媚娘已经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太子身上了,其中另一层意思,何尝不是武媚娘已经对李治彻底失望。他爱如何,即使龙榻一个月修几次,武媚娘也不会过问分毫了。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李治就算此时忽然因为过度劳累驾崩,武媚娘也会一边循礼处理李治后事,不会有任何失礼地方。一边扶李弘登上皇位,教他做一个好皇帝。
比起李治,到底李弘好管教一些,毕竟是亲儿子,也听武媚娘的话。
话说历史上听母后话的,怕是没一个朝代,没一个时代的皇子比得过武媚娘这几个儿子了。对武媚娘,这几位皇子基本是言听计从。
离武媚娘太近,她的心思陈方如何不懂。
而最近朝堂的风气走向,也是越来越向着这位大唐太子了。
尤其武媚娘因为去禁苑狩猎那几日,李治处理国政,却真是让众朝臣挺失望。等待七年,陛下卧病在榻,都没有让这帮朝臣失望过,有的只是期盼。
而此时李治病好以后,倒是让众朝臣失望了。
这也就罢了,关键武媚娘回了长安,李治又将朝政全部推给了武媚娘。
此时大唐朝廷的人心,已经是渐渐向着李弘多了一些,而不是当今圣上了。
毕竟,明臣谁也不喜欢每日只顾盼女儿身子的皇帝。芙蓉帐暖度春宵,君王从此不早朝,做臣子的但凡有些心性,如何会喜欢这般皇帝。
此时说李治昏君倒是有些过了,毕竟他让武媚娘主持朝政,却也真没有贻误朝政。甚至武媚娘处理政事的风格,比起李治更像先皇,却是果断干脆,大事上从不拖泥带水。
虽然有时候也有一些过失,不过大体上还是明智果断的。
后世评武媚娘是贞观遗风,也足见即使后世的人看她处理朝政,治理国家,也是肯定的。
此时身在当代,这些朝臣如何会感觉不出。
不过处理朝政毕竟是武媚娘,陛下,哎。除了失望还能如何。
至于觐见劝勉,也不是没人做过,问题是李治这性子,当面是很听臣子的建议,也愿意采纳。可问题,转了身见了女儿身子,又流连了那一段窈窕香薰。
到底女儿怀中,才是温柔软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