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S小说网>修真仙侠>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 第206章:洛邑问罪
    其行文的精悍洗练,几乎达到了增一字嫌其累赘、减一字达意不确的程度。其汉文书法为端庄的小楷,气度雍容,圆润飘逸,布局奇正相参,跌宕有致,字迹笔画突兀,犹如浮雕一般,历经沧桑却风采不减。

    诏书(或作诏令、诏)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亲政、殡天、入继大统等宗室要务,与国家重大灾变、重大革新或隆重庆典时,诏告天下所用之文书,统称为“诏令文书”;由于拟旨承宣的机构与功能各有不同,功用、名称便不同,如诰命、敕命、敕谕、敕令、谕令、谕旨、圣旨、圣令、皇令、皇榜、金榜、公榜、册、书、符、檄文等。

    清朝时,诏书由内阁拟稿,经大学士定稿进呈,皇帝批阅後,以墨笔楷书,由右至左直写,写在大幅黄纸上,中间及纸张接缝处钤「皇帝之宝」玺。制作完成後的诏书称为「诏黄」,以极其隆重而繁复的礼仪,送至北京城楼上宣读,象徵著布告天下。

    宣诏礼成,由礼部接诏,立即誊写或雕板印刷多份,由驿道分送各地,再由地方官员接诏、宣诏。誊写的诏书,称为「誊黄」,雕板印刷的诏书,称为「搨黄」……

    这个时代该有的这些礼节自然也是有的,就算周王室已经空有其表,但明面上,他们还是得遵循周王室的意志的。

    万一因为这么一点小事情,惹到了洛邑学宫的那位,恐怕十个秦国都不够她打的……

    所以,秦国的文武百官们就是再不情愿,现在也得做个样子出来,拿出个严肃的态度来,虽然这会让他们倍感恶心。

    “奉天承运大周天威,诏曰,今有秦国侍郎凌虚者,朋比为奸,欺君枉法,贪赃受贿,误国害民,再三警醒,终然不改,罪无可赦,着即日革职,抄没家产,永不起用!”

    “敕曰,然,上苍有好生之德,大周自会秉公处置,遂即刻捉拿其人,押往洛邑问罪,不得有误,至此!”

    等到所有人听完诏书以后,大家都有些懵逼了,你大老远的来一趟,就是为了带一个人走?带走的还是个侍郎,这是要闹哪样啊?

    侍郎,属于郎官当中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

    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郎中令,秦官,掌官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

    《后汉书·百官志二》载:“五官侍郎,比四百石。本注曰:无员……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

    清赵翼《馀丛考·侍郎郎中》载:“葢本执兵侍卫者。侍郎之官,至汉始有。”

    “雍城侯,接旨吧!”使节合上诏书,郑重地说道。

    “臣,领旨!”雍城侯这才躬身上前,接下了那诏书。

    “大周天威浩荡,万岁无疆!”其他的众臣也很配合地跟着喊了一句。

    “既已接旨,便请即刻交出此人,否则,我等将会亲自前往抓捕此人。”

    “怎敢劳烦天使亲为?天使这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早已疲累,不若在此歇息一晚,臣即刻备好酒宴,歌舞,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