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
火中有水,阳中有阴,乃为生化之本,方可生机不息,亦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道。“阳得阴助”一定是内助的阴方可使其生化无穷,它是内在的物质基础,外助的阴是不能使其生化无穷的。
水中有火,阴中有阳,乃为泉源之温,方可孕育万物,亦即“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道。“阴得阳升”一定是内在的阳方可使其泉源不竭,是内在的动力,是泉源之温,外部的阳是不能使其泉源不竭的。
阴阳互为其根,火不息必以水为其本,水不寒必以火为其温,水火阴阳相互包含以相互资生,在其各自的内部就蕴藏着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如此才能火不息而水不寒。
只有不息之火才能使其阳气生化无穷,只有不寒之水才能使其阴气泉源不竭,这是由其各自的内部因素所决定,这就是太极阴阳图“阴阳互藏之道”的结构原理。
“唯阳中有阴,故天气得以下降”,不息之火使其阳气下降需有来自外部阴气的作用(少阴);“阴中有阳,故地气得以上升”,不寒之水使其阴气上升需有来自外部阳气的作用(少阳)。
地阴之气要上升而不能自升,必得阳气(少阳)之助而后升,地之阳,即天下降之阳(少阳),以阳助阴升;天阳之气要下降而不能虚降,必得阴气(少阴)之助而后降,天之阴,即地上升之阴(少阴),以阴助阳降。只有阳气下降阴气才能上升,只有阴气上升阳气才能下降,二者一升一降,相互为用,才能升降不已,并由此将对立的双方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这是由其各自的外部因素所决定,这就是太极阴阳图“阴阳互用”的升降运动。所以,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各自内部所藏纳着可以转化的物质基础(阳中有阴)和内源性动力(阴中有阳),以使其阳气能生化无穷和阴气能泉源不竭,也就是“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结构原理,即阴阳鱼的鱼眼;阴阳互用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消长进退的外部条件,阴阳相互吸引以使阳能降而阴能升,也就是“天气得以下降,地气得以上升”的“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的升降运动原理,即阴阳鱼的鱼尾(少阳和少阴)。
前者是“阴阳之精,互藏其宅”,是阴阳
相互转化的物质基础,是阴阳的核心,是“阴阳互根互藏”的结构之道;后者是“阴阳之气,相互吸引”,是“阴阳互用”的升降之道。
只有阴阳互为其根,阳才能生化无穷,阴才能泉源不竭;只有阴阳升降相互为用,对立的双方才能链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前者是内部因素,后者是外部因素。根为本,用为标,阴阳不能互为其根,阳便会息灭,阴便会寒凝,也就谈不上阴阳互用的升降运动,事物便会消亡。
古简曰:“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阳能降而阴能升,一升一降阴阳相互为用方可变生万物。
只有阴阳互为其根,又相互为用,事物才会发展,这就是太极阴阳图“阴阳互根”的结构原理和“阴阳互用”的运动原理所在。
任何事物都有结构与功能两个方面,太极图也不例外,从整体上看,阴阳互根是太极图的结构模式,是静态、为体,阴阳互用是太极图的运动模式,是动态,为用。
“阴阳互根”的结构模式和“阴阳互用”的运动模式是太极阴阳图最直白的两大基本特征。
太极阴阳图的这两大特征是自然界及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理论模型。
四象则是分解了两仪,以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之说,它只是用以具体阐明“阳中有阴(少阴),故天气得以下降;阴中有阳(少阳),故地气得以上升”的阴阳相互为用的升降运动原理。
八卦则是表示了天地阴阳二气在升降运动的消长进退过程中所发生的量的变化。而这不同的量变相互组合就会构成不同种类事物的质变,如(乾)与(坤)、(兑)与(艮)、(离)与(坎)、(震)与(巽),如此八卦相错,其基因(阳爻阴爻)不断的组合,由三爻的八卦组合变化为六爻的六十四卦。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六十四卦的六爻再组合变化时也就产生了三极之道的天、地、人之质的飞跃,也就有了自然界事物的千姿百态和无限多样品类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