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诗曰:
皮鞭一杆半张裘,
冷水半壶一群牛。
坝上苍莽皆风月,
浮云舒卷天际流。
离离草滩野斑鸠,
悠悠惬意复何求?
残书一卷莫烦我,
书里字间把魂丢。
你可知此诗所言却是何人何事?
诗中所言是坝上的一个农家小子,乳名作大头,小小年纪,偏好读点闲书。这周末,恰好轮他家值牧,助牛倌儿放牛,父母农忙,让他去了,一本书端在手里,颠三倒四,连牛跑了,都不知道。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个农家小子大头说起。
1.01
冀北坝上的冬季以酷寒多风著称。内蒙古高原在这里海拔陡降,形成延绵不绝的百里坝头,北半球的寒风,横扫内蒙古高原,翻越百里坝头,长驱南下。百里坝头以北,为坝上,多高原草滩,湖淖星布;以南为坝下,山峦叠嶂,谷岭纵横。坝上坝下的冬季,居然可以盘桓半年之久。
此时,正值严冬,西北风吹着白雪就地舞动,看上去像是无数条银蛇在地上蜿蜒,居然发出呜呜的口哨声,听起来有一种莫名的恐怖感。大头戴着一顶厚实的黄狗皮帽子,微微的前倾着身体,笨重的大头棉鞋一踩下去,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大头走的气喘吁吁,呼出来的气立刻就变成了白雾,落到脸颊两侧的狗皮帽子上,又变成了白霜,于是大头宛如一位长着白色络腮胡子的老人。大头看了看身边的刘云刚,他又黑又瘦又高,偏戴了一顶比他的头大了许多的军用栽绒棉帽。那是他四叔当兵带回来的,还有一朵军徽,这让大头等人羡慕的不得了。此时他正用戴着棉手套的手往上推着快要扣住眼睛的棉军帽,帽子两侧的白霜簌簌地落下来。
他俩相跟着越过一道低矮的小山梁,然后走上了一大片冰面,几近一平方公里的水淖,宛如明镜一般,蓝莹莹闪着寒光。冰面太光滑了,走上去左滑右扭的变成了小碎步,摇摇晃晃的很是滑稽,一副随时都会摔到的样子。但是大头他们一点也不害怕,臃肿的厚棉衣给了他们安全感。
太阳看起来特别红,尤其是接近西梁峰线的时候,变得更红了。大头看过去,大坊营子砖厂的高大烟囱恰好逆光,黑黑的上连天、下接地,只可惜天上一朵云都没有,要不然就是红棱棱的火烧云,尽管太阳呈现出来的是暖色,但是白雪借着风势直往裤腿里钻,只剩下了裤裆里的那一丝温暖。
在太阳落山之前,他俩终于走过了大淖,回到了村子里。大头往西,刘云刚往东,各自回家。大黄狗早就在等着大头的归来,远远的跑来,尾巴都快摇断了,一抬前爪,就伸嘴要舔大头的脸。大头连忙躲开那臭烘烘的狗嘴,用手推开大黄狗,继续往前走,大黄狗就前后左右的小跑跟着。
夕阳下,一人一狗的影子特别长,在白白的雪地上特别显眼。
大头娘正蒸莜面呢,大头刚一进院子,就闻到了香喷喷的莜面味儿,肚子不争气的咕噜了好几下。整个坝上的人们,都喜欢吃莜面,尤其是炖一点肉汤汤,那简直是无可替代的美味。大头最喜欢娘推的莜面窝窝。大头娘右手拿一块面,大拇指一撮,然后手掌在一块光滑的石板上一推,那一小块面就变成薄薄的一层,覆盖在石板上,再用二拇指轻轻挑起,刷的一下就把薄薄的面绕到手指上,最后往蒸笼上一立。在山西一带,人们都叫这个莜面窝窝为“靠姥姥”。大头把书包往后炕一扔,跑到闲房里翻腾着找出来自己最爱吃的干蘑菇,嘟囔道:“娘,炖点蘑菇吧。”大头娘便拿起一个小小的搪瓷盆,“你把它泡一下。”于是,大头就训斥着六岁的妹妹,叫她去舀水。
院门哐啷一响,是大头爹莫林撵牛回来了,只见大头爹一身风霜,高大的身躯带着地上的雪沫子飞舞。只见红秃牛咔噔咔噔地走进院子,径直走向牛槽,大头赶忙跑到院子里帮忙饮牛。大头爹见心爱的农用三轮车停在当院,便戴上棉手套,把车推进车棚,拉好手刹,然后用手套拍打着衣裳上的雪沫子,推门进了家。